同江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遗三唱,一唱藏戏,二唱海阳大秧歌,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nk/a_8814564.html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传承中不可剥离的载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你了解多少?今天,我就带您欣赏三个让我心动不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西藏千百年来的文化记忆,令人称奇惊艳的民族艺术

夏季,西藏仁布县的青稞在田野里茁壮,那些喜爱藏戏的藏族农人,在付出艰辛劳动料理青稞的同时,总会抽出时间,参加仁布县的藏戏演出团组织的藏戏排练。大家欢聚在一起,按照藏戏的曲目进行排练,一招一式都认真精细。

我走进仁布县采风时,县里文化局的同志向我介绍了仁布县藏戏团的情况,并带着我在仁布县广场上观看了藏戏表演,我立刻被藏戏的神采吸引,顾不得高原反应带来的行动不便,立即投入采访拍摄。

藏戏团团长旦增,从5岁时跟着阿爸学习藏戏,他能够演出多个曲目的藏戏,他的藏戏表演,有着雅鲁藏布江的豪放,有着喜马拉雅山的雄奇,深得藏族同胞的喜爱。

旦增出任县藏戏演出团团长后,他把精力都用到组织藏戏爱好者们的排练和演出上,一年四季,从不懈怠,藏戏的精彩因为他们的演绎得到传承。

旦增告诉我,他带领的这支藏戏演出团的演员们来自乡村,演员们就是普通的藏族同胞,他们平日里都爱好藏戏,只要有时间大家便研习藏戏,目的是让自己的舞姿更加娴熟和潇洒,在为同胞们演出精彩的藏戏时,能够把藏戏的神韵风采送给藏族父老乡亲和各地的游客们。每次藏戏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演出现场常常是围的水泄不通。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剧种。藏戏文化历史悠久,是一门起源于公元8世纪的藏族艺术形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了解,仁布藏戏是在所有藏戏剧团和流派中艺术方面发展完备丰富、影响大、流传广的一种。

旦增告诉我,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当然,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但是,藏戏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形式,恐怕也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情。

在藏戏排练现场,旦增应我的邀请,边表演藏戏,边介绍藏戏丰富的文化内涵。藏戏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藏戏的演出,一般是广场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时,化妆比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乐器也较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

藏戏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仁”;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统”等等。武功、舞蹈、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运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便出现一段舞蹈。舞蹈动作很多,爬山、行船、飞天、入海、骑马、斗妖、擒魔、礼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戏的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过去连演几天的情况也有。要演唱,则细唱细作;要演短,则用后台快板道白,叙述剧情,一下子跳过去。一般每台藏戏都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二是“雄”,也就是正戏。三是“扎西”,即告别祝福仪式。

为了传承藏戏,旦增和他的藏戏演出团的演员们活跃在日喀则的大地上。一次去乡村演出赶上暴雨,在过河时,一位演员掉进了湍急的河流,多亏大家带着绳索,才挽救了那位演员的生命。“演出藏戏,也是要付出生命努力的。”旦增告诉人们。 

旦增和他的团队传承藏戏的辛苦付出,感动着无数喜爱藏戏的人们。他们演出的《白玛雯蚌》《苏吉尼玛》《卓瓦桑姆》《智美更登》等藏戏剧目广受推崇。旦增告诉我:“藏戏传承非常有意义,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藏戏这个传统文化,今后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传承力度,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特别是藏戏的魅力,人们多了解藏族传统文化。”

正是这精彩的藏戏,传承着藏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给了人们生活和劳动以丰富多彩。

地雷战让山东海阳蜚声中外,这里的海阳大秧歌同样惊艳美丽中国

山东海阳是地雷战的故乡,抗战时期,这里发生的地雷战故事,如今已经写进了教科书,激励了几代人。

海阳不仅因为《地雷战》的故事享誉中外,与《地雷战》齐名的,是这里风韵独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舞姿豪放,内容向上,风姿火红热烈的海阳大秧歌,是父老乡亲们的最爱。

每年,正月里的海阳大地春意萌动,桃花正在秀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地雷战的故乡”山东烟台海阳市海阳大秧歌团的演员们,在这个季节里忙活起来了,他们一方面走进乡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送上欢快的海阳大秧歌;一方面,接受青岛糖球会组委会以及各地节会的邀请,为四面八方的观众们捧献海阳大秧歌,将海阳大秧歌的欢乐、喜悦以及粗狂和奔放带到各地,一饱人们的眼福,把海阳大秧歌文化传播到了华夏神州。

山东海阳市是革命老区,电影《地雷战》的故事就发生在海阳。战争年代,海阳人民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和作用。

在海阳,同地雷战一样声名遐迩的还有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成为海阳秧歌文化的核心区域。

海阳市电视台一位民俗专家介绍,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年的历史,它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海阳大秧歌的演员们来自海阳乡村,他们是海阳大秧歌的传人。据海阳电视台一位记者介绍,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秧歌的动作,要求全身都要“活泛”,要“浑身会说话”。动作非常讲究内在力量的扩张,而扩张要靠呼吸来带动,呼吸聚散着内在力量,作用到胸部、胯部,扩展到全身,控制着动作的力度和幅度。男演员讲求“铺身刹架”、“脚底生根”、刚柔相济,给人一种沉重、稳健之感觉。女演员讲究心态的表露,追求舒展飘逸,特别强调腰部的灵活性,从而形成海阳秧歌男“提沉”,女“抻拉”的特有韵律和丰富内涵。

海阳秧歌还注重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丰富的舞蹈语汇,从不同角度、用逼真动人、惟妙惟肖的舞蹈语汇抨击邪恶、赞颂真善美。

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如今写进了教科书。原总*歌舞团和原解放*艺术学院创作的获奖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都充分表现出了鲜明的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特色。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而对于游子来说,海阳大秧歌则是乡情的呼唤,海阳大秧歌是他们回家的理由,是足以让他们流泪的情节。

赫哲族独创的捕鱼方法如今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比赛项目

为了传承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黑龙江省同江市的赫哲族人都会集聚在街津口赫哲族渔乡或八岔赫哲族渔乡进行背媳妇撮鱼比赛,以此传承民族体育文化,这一捕鱼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比赛,和伊玛堪、叉草球等一起,被列为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是一位非遗爱好者,这些年在全国各地拍了不少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益很深。听到赫哲族有“背媳妇撮鱼比赛”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立即安排好行程,和北京的几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一起,不远千里赶赴黑龙江省的边城同江市,追寻并拍摄赫哲族人背媳妇撮鱼比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自古以来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流域,以捕鱼狩猎为业,是具有古老而优秀文化的民族,历史上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吉、黑水末革、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有渊源关系。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是在“三江流域”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赫哲族先世古来就有骁勇善战之称,《新唐书》记载说:“惟黑水完强,……人劲健,善步战,喜射猎……。”

抵达哈尔滨,我们又乘火车赶到佳木斯,然后长途汽车奔赴同江,在同江住了一个晚上,最后抵达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渔乡,一番折腾,大家拍摄的热情丝毫没有削减。同江背媳妇撮鱼比赛源于赫哲族人的捕鱼劳动创造。有史以来,赫哲族人便用桦皮船和木船在三江流域捕鱼。除了用网具捕鱼外,赫哲人还在铁圈上穿插上木棍,在铁圈上编织上渔网,做成撮罗子,站在船上向江水里鱼群密集的水域撮鱼。久而久之,这一撮鱼方式被赫哲族人演变为背媳妇儿撮鱼比赛。

在当地摄影家协会的帮助下,我们十分顺利地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渔乡文化站取得联系,然后参加到非遗传承的活动中进行拍摄。我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采访和拍摄机会,为了和赫哲族背媳妇撮鱼比赛的运动员们成为朋友,我主动向赫哲族运动员兄弟展示我的作品,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赫哲族运动员尤明国告诉我:赫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根据生息地的地理、历史条件和自己的喜好,创造了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形式,背媳妇撮鱼比赛就是其中之一。

黑龙江畔风和日丽的一天,赫哲渔歌动人心扉,我心仪已久的背媳妇撮鱼比赛就在黑龙江边举行。我看见,背媳妇撮鱼比赛的场地选择在平整的陆地上,赫哲族同胞在地上铺上两块长约6米、宽约15厘米的厚实木板,同时,在木板边上放置两条木鱼,作为赫哲族人比赛时用撮罗子撮的鱼儿。

比赛在两组4名运动员中进行,运动员由两男两女“两对儿”赫哲族人组成。只见两名男运动员站在离木板30米处,两名女运动员站在木板开端处,开端处还放有两个供男运动员比赛使用的撮罗子。

裁判员发令比赛开始,男运动员奋力向着漂亮“媳妇”站立的木板奔跑而来,然后快捷地蹲身捡起撮罗子背起“媳妇”,然后踏着木板,用撮罗子撮起地上的木鱼奔向终点。这些在瞬间完成,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竟然忘记按动快门……

这是一项检验体力、平衡,配合、准确的比赛。如果男运动员体力不支,撮罗子掉在地上是输的结局;平衡不好,背上背着的漂亮“媳妇”落地,或者从木板上失脚踏在地上也是意味着输掉比赛,因而,赫哲族男女运动员要配合默契。如果不能准确地撮到鱼,而对方撮到的鱼多也意味着自己败下阵来。

比赛双方以撮鱼多,不失脚,率先背着媳妇到达终点的一对运动员为胜利方。背媳妇撮鱼比赛精彩纷呈,让人忍俊不止。这是力量的对抗,是美的创造,大多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能一气呵成,背着“媳妇”完成撮鱼的一系列动作,因为,他们祖祖辈辈就是这样进行捕鱼生活的。

我手里的相机欢唱起来,将赫哲族人背媳妇撮鱼比赛的精彩画面收入镜头,大家都认为这次千里追拍民俗的活动有意义。

背着漂亮媳妇撮鱼比赛赫哲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意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